2024年初,广东“新春第一会”提出要加快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坚定不移走好高水平发展之路,牢牢抓住科学技术创新这个“牛鼻子”,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
一年过去了,肇庆在技术攻坚、标准制定、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全市新增省级创新平台23家,引育西江创新创业团队与领军人才项目23个,新增市重点实验室18家……
在迈向科学技术创新之城的道路上,肇庆瞄准目标行稳致远,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的答卷中写下新的答案,也让更多科技成果在肇庆落地生根。
202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力发展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新型显示、新型储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起的产业,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6G等未来产业。
在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布局中,肇庆以科学技术创新驱动“两新一电”产业,在不断深耕的产业布局中挖掘、扩大新的机遇。
2024年,肇庆全力发展以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电子信息为核心的“两新一电”主导产业,如今已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同时拥有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和储能电池项目的城市,“两新一电”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1100亿、占比25%。
小鹏汽车完成产线升级改造,MONA M03车型上市仅22天,量产下线辆,创造了新势力最快万辆下线纪录。
瑞庆时代二阶段工程顺利开工建设,是对一阶段工程的有效补充及产业链的深度挖掘。建成后,瑞庆时代将成为全省首个涵盖电芯到电箱、电柜和集装箱全链条储能产品的储能基地。
位于肇庆高新区的肇庆大旺产业转移工业园,凭借新型储能特色产业入选省级特色产业园名单,成为全省目前唯一一家新型储能特色产业园。
在迈向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的道路上,肇庆将目光瞄准“两新一电”,持续彰显“肇庆制造”实力,紧盯科学技术创新领域,主动谋划新技术、新材料、新项目,发展更前沿的新质生产力,挺进更细分的产业赛道。
在参与全球科学技术竞争中,标准的制定是经济活动的技术是依据,实现标准与技术的协同创新,才能抢占新兴起的产业发展的制高点。
在此方面,肇庆重视优势传统产业的底盘基础,以科学技术创新引领五金产业转型升级取得喜人成绩。
在位于肇庆高要金利镇“一带一路”五金智造交流对接会上,一群来自巴基斯坦、尼泊尔、孟加拉国等国的采购商和本土五金商家们聊得热火朝天,短短一小时里,意向订单已突破千万,创历史新高。
2024年,“五金小镇”金利好消息频传,金利镇“好五金·金利造”五金品牌获得国家商标注册,新永昌五金主导起草的《“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地弹簧》团体标准正式对外发布,成为肇庆首个国家级“领跑者”评价标准,让金利五金从模仿者慢慢地发展为国家标准制定的“领跑者”。
“要加快建设与肇庆本土关键产业配套的国家级创新平台,其中,技术支撑和人才引进是关键。”武汉大学(肇庆) 资源与环境技术研究院院长侯浩波表示。
2024年,肇庆全市新增省级创新平台23家,新增数量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其中,风华高科牵头组建广东省新型电子元器件创新中心,成为肇庆首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作为创新平台的一大关键,肇庆瞄准重点实验室发力,西江实验室顺利由建设期转入运行期阶段,通过CMA和CATL“二合一扩项评审”,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能力达152项;并修订印发了《肇庆市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2024年全市新增市重点实验室18家,实验室队伍逐步壮大。
为支持企业热情参加省重大科学技术攻关项目,肇庆开展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攻关。风华高科、宏昊化工、镭宝光电参与的3个项目均获得2023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24年,由武汉大学(肇庆)资源与环境技术研究院参与的“大宗细粒固废低钙重构制备超稳材料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23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推进固态废料循环利用产业落地肇庆,助力肇庆“无废城市”建设。
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上,肇庆引入了广东省科学院、吉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在肇庆设立技术转移服务平台,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作设立肇庆新质生产力及新型化工业基地。
2024年,一场场科技对接活动成功举办,让肇庆科技发展在频繁“走出去”的交流中碰撞出新的火花。
——肇港新型工业化技术与资助政策宣讲会召开,让肇企更了解香港科技资助政策和先进的技术成果;“遇见肇庆—香港产业合作推介会”举办,促成了肇庆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的“牵手”;2024肇庆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论坛举行,为肇庆各界探索出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的新路径……
一场场对接会,极大地促进了“科研供给”和“企业需求”精准对接,2024年,肇庆全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额达8.42亿元。
核心技术的攻坚不仅让肇庆制造业强起来,也让现代农业的科技含金量越来越高。
在封开大玉口镇,金黄的腐竹在智能化控制管理系统的精准调控下走向高端化、规模化生产,该项目由广东粤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派驻博士团队进驻,为腐竹产业植入科技 “芯片”,现代科技正不断助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2024年,肇庆已选派264名农村科技特派员对接88个涉农乡镇,开展新一轮“一对一”组团式帮扶,将大量先进的技术、良种良法带到田间地头,带动当地特色农业发展,也带领农民共同奔赴增收致富的未来。
肇庆市科技局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下一步,肇庆将聚焦科技体制改革、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重点工作,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融通互促,提升高新技术企业未来的发展质量,健全“国家—省—市”实验室体系,并以乡村产业需求为导向,为“百县千镇万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工程”增添科技力量。